法律知识

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怎么算

2020-11-27 1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对于劳动仲裁来说,劳动仲裁它是有一定的时效的,一般来说,劳动仲裁时效是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发生了工伤的,也是需要根据劳动仲裁时效去申请的。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怎么算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怎么算

  仲裁时效的起算点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第二十三条如何理解的复函》,“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已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从侵权行为终结之日起计算。

  同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下列情形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结合以上所说的内容,如何认定仲裁劳动关系时郊的起算日是由相关司法单位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确定的,不会因为认为的认知而发生改变的,所以小编建议您在于用人单位发生劳务问题时,需要通过仲裁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切记不能够超出规定的仲裁时效,以免因错过时效而带来败诉的风险。

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怎么算

  二、怎么判断劳动仲裁证据的效力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整个仲裁或者诉讼活动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证据效力则是判断某种证据在证明中所起的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是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是否具有能够证明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力,是否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即证据的效力与证据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息息相关,即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某项证据只有同时具备了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才具有证据能力。客观真实性是指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5、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8、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9、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怎么算的相关内容,我们在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相关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多加注意。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认定期限怎么计算
工伤索赔 9999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