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婚前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吗

2019-10-08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为了避免婚后发生关于婚前财产的纠纷,很多夫妻都会签订婚前协议,婚前协议是指夫妻于结婚登记前签订、结婚登记后生效的就有关双方婚前、婚后的财产归属等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那么婚前财产协议需要进行公证吗?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婚前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吗

  婚前财产协议并非必须进行公证。如果婚前财产协议没有公证,同样具备法律效力,只不过公证过的婚前财产协议往往具备较高的效力。如果双方对婚前财产协议中的内容没有争议,也可以不必公证。当然,如果是出现下列两种情况,建议公证,可以避免之后不必要的纠缠和麻烦。

  法律没有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要进行公证才有效。因此,公证不是婚前财产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除非双方有明确约定。

  婚前财产协议公证的效力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国家证明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因此,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更具有证明效力,如果发生纠纷,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对经公证证明的协议,即应确认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证。因此,为确保协议的效力,双方也可以对婚前财产协议办理公证。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

  我国《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据此,依法成立的婚前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都有权依照约定行使相关的财产权利,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财产义务;离婚时,双方财产利益的分配必须按照约定进行。当然,如果双方在婚后另行签署了内容不一致的财产协议的,以后签署的协议为准。

  综上所述,法律没有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要进行公证才有效。因此,公证不是婚前财产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除非双方有明确约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什么是虚开增值税票行为
增值税最新资讯 9999人浏览
什么是虚开增值税票行为
司法拍卖的房子可以购买吗
司法拍卖资讯 9999人浏览
司法拍卖的房子可以购买吗
2022最新婚假工资发放标准
婚假工资 9999人浏览
2022最新婚假工资发放标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