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的规则有哪些

2019-05-20 1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合同是作为法律文书,一般如果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出现纠纷,要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因此合同签订就是为了更好让双方进行履行,当然履行也会有相关的履行规则那么合同履行的规则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合同履行的规则有哪些

  1、履行主体

  合同履行主体不仅包括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因为,合同全面适当地履行的实现,不仅主要依赖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同时还要依赖于债权人受领履行的行为。因此,合同履行的主体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

合同履行的规则有哪些

  2、履行标的

  合同的标的是合同债务人必须实施的特定行为,是合同的核心内容,是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所在。

  3、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债权人接受履行行为的时间。作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应当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当事人应当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债务。

  4、履行地点

  履行地点是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受领给付的地点,履行地点直接关系到履行的费用和时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地点往往是纠纷发生以后用来确定适用的法律的根据。

  5、履行方式

  履行方式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以何种形式来履行义务。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

  6、履行费用

  履行费用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履行费用,则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负担费用。

  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权利滥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合同履行管理的特征

  1、合同监督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这里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它有别于一切企业及经济组织对合同的管理活动。

  2、合同监督管理的性质是经济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一种外部监督管理,是通过行政行为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合同中的经济行为和司法行为。

  3、合同监督管理是一种以事后管理为主,事后管理与事前、事中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事后管理主要对合同是否全面和实际履行、以及合同全过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所进行的总结性监管。事先管理主要对合同订立、订立过程进行的监管,事中管理主要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的经常性、及时性的监管。

  4、合同监督管理具有系统性特征,合同监督管理贯穿于合同订立、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因此,它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合同履行的规则有哪些、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以及合同履行管理的特征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履行原则都有哪些
合同纠纷 9999阅读
合同的履行有哪些原则
合同的履行 9999人浏览
合同的履行有哪些原则
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合同履行知识 9999人浏览
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