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

2020-04-08 16: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我们知道发生医疗事故后我们需要去进行鉴定,确定是不是因为医院的过错医疗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当然很多人可能对医疗鉴定的相关问题都不了解,那么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

  一、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

  1、受理: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2、组成鉴定组: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原则上至少为3人以上的单数,主要学科的专家不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2。

  3、组织鉴定: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1周内通知医、患、鉴定专家三方。出席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得超过3人。专家组进行讨论,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4、再次鉴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机构有哪些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0-21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三、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启动条件是什么

  构成医疗事故必须具备4个条件,即:提供医疗服务的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有违法、过失行为;必须有严重、明显的不良后果;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有时效限制的,患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医疗事故鉴定流程主要分为受理、组成鉴定组、组织鉴定、再次鉴定这么几步。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 9999人浏览
医疗事故怎么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知识 9999人浏览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是什么?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
医疗事故鉴定 9999人浏览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流程
如何做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鉴定知识 9999人浏览
如何做医疗事故鉴定?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流程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9999人浏览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流程
患者医疗事故鉴定流程
什么是医疗事故 9999人浏览
患者医疗事故鉴定流程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详解
医疗事故鉴定 9999人浏览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详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