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

2021-05-07 11: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我国很多平台或者应用都会收集公民的个人信息,当然这些企业拥有保守个人信息的义务,但难免有些企业会无意或者有意的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

  在遇到个人信息遭泄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防范风险的发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收集证据线索。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2、向相关部门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介入调查。

  3、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4、委托律师维权。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是在消费过程中泄露,还可依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个人信息泄露该怎么办

  二、个人信息通过哪些途径被泄露?

  总结起来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泄露途径一: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泄露途径二: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

  泄露途径三: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

  泄露途径四: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

  泄露途径五: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泄露途径六:身份证复印件滥用。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三、如何防止信息泄露呢?

  个人信息泄漏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是发生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在呼吁、推动政府、全社会严格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应增强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多留个心眼。

  首先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告诉别人。比如,上网评论时不要随意留个人信息。有很多小调查,小接力的活动,会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其次是不要随意丢弃个人信息相关的物品。比如在处理快递单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再次要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保管好。如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仅供某某单位做某某用,他用无效。”此外要关注复印过程,多余复印件要销毁。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在遇到个人信息遭泄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报案或者委托律师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个人信息泄露被贷款怎么办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报警处理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报警处理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怎么办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个人信息泄露被威胁了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办可以报警吗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办可以报警吗
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补救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个人信息泄露了怎么补救
泄露信息了怎么办?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泄露信息了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包括什么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个人信息泄露包括什么
个人信息泄露如何认定
网络隐私权 9999人浏览
个人信息泄露如何认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