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消费者买到假货的维权途径

2021-05-24 11: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消费者买到假货之后需要先保留证据,然后再向经营者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那么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消费者买到假货的维权途径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消费者买到假货的维权途径

  在判断完自己属于哪一种消费者之后,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买到假货后可用于维权的方式有:

  (1)首先保留有效证据,找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商家赔偿或者退货;

  (2)若协商不成则可以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3)再者,若商家执意不愿意赔偿,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

消费者买到假货的维权途径

  二、消费者维权如何收集证据

  1、反映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形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如商品的购货发票、接受服务的票据、加工承揽、保管合同的文件;

  2、反映损害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样品、标的物检验鉴定结论等;

  3、能够证明经济损失情况的材料,如损失清单、单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4、鉴于消费者对某些制造过程较为复杂的产品不甚了解,很难提出证据证明被告的过错,为充分保护消费者行使诉权,《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因此,原告只须证明其损失是由于产品原有的缺陷所致就可提出赔偿要求。

  三、哪些政府部门承担保护消费者的职责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它是国家综合性的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主要负责企业登记注册、市场监督、商标、广告、经济合同、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他经济监督,如制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并依照《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止和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它是统一管理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的政府职能部门,其业务工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承担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

  3、卫生监督部门,其管理的范围涉及保健、医疗、饮食卫生的许多方面,与消费者密切相关。

  4、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其职责是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

  行业主管部门保护消费者的职责,主要是指其负有对所属行业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职责,防止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的发生,对已出现的问题积极进行调查处理,并强化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服务职能。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消费者买到假货的,首先保留有效证据,找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商家赔偿或者退货,若协商不成则可以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消费者买到假货的维权途径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