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2-02 09:52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李旭峰
广东鸿基律师事务所
李旭峰
律师解答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2、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3、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4、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
民间借贷无效的情形,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民间借贷无效的问题,你是有实际疑问吗?还是有什么纠纷?
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
你好。 1、合同是否有效,需要依靠相关的证据及法庭审理才能确定。根据辽宁省高院的解释,现在的企业间的借款一般情况下,法院都会认定有效; 2、如果合同确实属于无效
公司间借款是否需要签订合同
需要签订合同。具体操作:1.明确借款双方主体信息;2.确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核心条款;3.约定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4.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务必妥善保管
关于借款合同无效后的债权问题
借款合同无效后,应依法处理债权问题。若借款人已使用资金,应追讨返还;若资金未使用,可协商返还方式。涉及损失赔偿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确定责任,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纠
关于个人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否有所规定
个人借款合同纠纷有诉讼时效。一般自知道受损及义务人起三年内提起,可协商、调解快速解决,或通过仲裁、诉讼寻求法律保护。
如何巧妙地延长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限
延长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的情形: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存在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以及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与提起诉讼或者申
【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法院】,北京好还科技有限公司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将于近期结案,为了保障你自身的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方式解决。处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
我向一家名叫重庆度小满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款,合同上有10%的10%。还是没贷下来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一起借款给C,借款合同只有一份,上面写明了AB的分别借款金额。起诉C的时候,分开起诉还是共同起诉更好
选择共同起诉还是分别起诉,应考虑借款合同内容。若约定共同债权,则共同起诉更合适;若为分别债权,分别起诉更合理。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选择最符合自身权益的诉讼方式
主讲律师
李旭峰
李旭峰
广东-茂名
擅长: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公司企业
479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