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起诉精神病人离婚要什么证件

2022-01-25 1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离婚有行政离婚,即双方协议离婚并去进行离婚登记,与诉讼离婚两种途径,但是如果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病,因精神病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无法正确理解离婚的行为以及其对他的意义,只能通过诉讼离婚来解除婚姻关系。那么起诉精神病人离婚要什么证件?下面由找法网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起诉精神病人离婚要什么证件

一、起诉精神病人离婚要怎么证件

与精神病人起诉离婚需要的证件有结婚证、原告的身份证或户口本,除此之外,还要准备离婚起诉书及副本、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法定准予离婚的证据材料。

二、精神病人能不能协议离婚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根据法律规定,婚姻关系是一种身份关系,因此一般说来,对于婚姻关系中实体性的权利义务,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提出主张才行。而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正因为如此,我国《婚姻登记条例》才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其离婚登记申请。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判决。

三、起诉离婚流程

1、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审理
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3、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综上,精神病人因其在生理方面的特殊,在法律上面也拥有特殊地位,合乎情理的,离婚上面也有特殊规定。与精神病人起诉离婚需要的证件需要离婚起诉书及副本、证明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者法定准予离婚的相关材料,同时精神病人是不可以协议离婚,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辨认自己的行为,协议中处于十分不利的行为,小编认为这样的设置是有利于保护他们免受权利侵害的。以上就是在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起诉精神病人离婚要什么证件的知识讲解,如有其他需要可以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