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婚内财产协议的规定有哪些

2022-03-02 13: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经济id迅猛发展,很多人在进行结婚登记之前,都会先处理好各自的财产,签订财产协议。那么婚内财产协议的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婚内财产协议的规定有哪些

  一、婚内财产协议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夫妻约定财产制】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二、婚内财产协议公证流程

  (一)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第一,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

  第二,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

  第三,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二)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婚前财产公证不能一个人办理也不能委托他人代理,否则将不予受理。

  (三)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由于婚前财产约定涉及到当事人财产实体权利的转移,公证员在这个过程中,会再三确认当事人划分财产归属的意见,明确双方对财产的分配关系,当事人一旦在笔录上签字,该笔录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保存于公证卷宗内。这份笔录和公证书不仅可以防止当事人间出现纠纷,而且,对于与当事人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第三人,也是一种保护。

  (四)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至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当事人就可凭收费单据在一段时间后领取公证书。

  三、婚内财产协议公证的费用是多少

  婚内财产公证即是对婚后财产归属所有或者份额约定的确认。婚后财产公证具有证明协议真实性及自愿性的作用。那么公证是要交费的,费用标准也成为了想做公证的朋友比较关注的问题。公证处一般收费分两种,按件和按标的额分段收取。通常夫妻财产协议公证按件收取费用,一般几百元。但是不同公证处收费标准不同,可具体咨询当地公证处。

  另外,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愿意出费用,公证处就会给予公证。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办理公证:

  (一)必须是合法夫妻

  (二)必须是夫妻双方真实自愿对婚后财产达成约定,不能存在胁迫或者欺诈情形

  (三)必须夫妻双方亲自到场办理公证,不能委托其他人代理

  (四)夫妻双方对婚后财产的约定必须合法,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有损害第三人或国家的利益。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到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由公证处对婚内财产约定出具公证书。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婚内财产协议的规定有哪些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只要该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没有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