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时尚刊物的包围中,坚持27年风格不改的《知音》似乎显得很落伍,但正是这本看起来不那么入流的杂志,却掀起一阵"知音体"风潮,近年来又因与名人对簿公堂,衍生出媒体公信力的社会讨论。而更重要的是,由这本定价4.5元的杂志做主导的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因此,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探究这个奇异文化组合的意义,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知音体"

呈现扩张之势

《"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深圳还你完整未来:父亲当街咬断儿子命根》……新近面世的2012年第13期《知音》依然坚持多年来的"知音体",面目丝毫不改。

1985年创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爱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了读者。随着《知音》开始走红,其文章风格干脆被人们冠以"知音体",而这种风格的标题也被称为"知音体"标题。

2007年,开始有一些网友以"知音体"进行比对式创作,他们热衷于给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白雪公主》改名叫《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有评论称,这些看似对经典童话、文艺作品的恶搞,实则充满了对媒体煽情、狗血、恶俗标题风格的嘲弄。

然而,就在"知音体"淡出网络的时候,这些年来,《知音》和"知音体"却从未分开过,甚至又有了新的扩张。

今年第13期《知音》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姐弟激情,富婆情陷200万》。这是个老调重弹的故事:30多岁的富婆不甘寂寞,投身情人怀抱,但没承想,她为解救情人公司危机付出的200万元,很快打了水漂。骗子最终落网,在接受审讯时,他特意说自己的目标是 "年老色衰,身材走样,感情生活不走样,内心又不安分"的有钱中年妇女。富婆至此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成为猎物的直接原因竟是"走形的身材"。

富婆痛下决心,在离婚的同时开始了减肥行动,而文中提到的那款减肥产品,让她找回了自信。看到这里,读者方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则掩盖在"知音体"标题下的"知音体"广告。

《知音》通过大量复制坚贞爱情、负心汉故事,以及说不清理还乱的名人故事,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也不可避免地和所谓精英文化形成了对垒,成为一个独特的大众文化符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为"知音体"画了一幅像:"其叙事风格,介于客观叙事和肉麻抒情之间,夹叙夹议,大起大落,情节跌宕,用客观语调讲离奇故事,用离奇语调讲客观故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张柠认为,"知音体"这种"软硬兼施"的叙事,还兼顾恐吓和诱导,语体风格则兼顾"二胡"和"京韵大鼓"格调,而"拍案惊奇"的开头,最终都有光明的尾巴。"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

张柠进一步总结道,所谓"知音体"实际上用一种带有抒情的语调来混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边界,"其结果导致了读者将虚构故事当成真实故事,将真实的故事当成虚构的。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各种欲望故事、人间悲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商品。"

追名人屡掀侵权风波

《知音》始终以高额稿费吸引作者,可以说,其前期开拓市场所付出的血本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是最高的。江苏盐城作者徐向林告诉记者,作为签约作者,他获得的稿酬是千字千元以上,在年终特稿评选中,他一篇文章甚至获得过3.7万元的奖励。

与高稿酬相应的是,《知音》杂志对名人穷追不舍,由此带来副产品《知音》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与其600余万份的发行量一样,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

翻开最近一期《知音》杂志,其中涉及的名人就包括了影视明星于和伟、佟丽娅、陈思成,体育名人刘国梁,著名导演尤小刚。这期杂志共有20篇文章,而关于名人感情、家庭生活的文章就有4篇,占这期杂志的五分之一。

在"围城风景"栏目中,登载了《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为影视演员于和伟和妻子的浓情写了足有5700多字。文中写道:"于和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感激地说:‘在我事业最不得志的时候,是我爱人给我阳光,给我鼓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否则,一定不会有今天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于和伟!\"

不过,于和伟的经纪人说:"文章的作者从未采访过于和伟,事实上,《知音》已经多次找过我要采访于和伟,但我一直没有答应采访要求。"

至于文章中涉及的具体内容,于和伟经纪人说,有一部分内容是从网上搜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杜撰的,并带有"诽谤"意味,可笑至极。比如文中提到于和伟在事业低潮期,曾经想过自杀,是妻子挽救了他。

于和伟的宣传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说:"我们工作人员看到了这篇报道,但是于和伟没有看到,他并不知道自己上了《知音》,因为他从不看《知音》。"这位负责人说,公司不想就此事予以回应,"我们从来没认为它是一本新闻杂志,在我们眼里,它更像一本小说期刊。"

《知音》追逐名人之迫切,不少北京媒体人都领教过。《北京晨报(微博)》一位记者回忆说,她就曾数次接到《知音》杂志编辑的电话,对方力邀她写一些明星八卦。

这位记者以忙为由加以拒绝,编辑的电话还是三番五次打来。终于,编辑向这位记者发问:"你平时怎么上班呀?"记者答:"坐地铁。"对方遂采取激将法:"你怎么还坐地铁呀,我们稿费一个字一块钱,你给我们写稿,我们再给你编编,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一万元。"

但是,拼命追逐名人自然会付出代价。《知音》就曾数次因侵害作家、明星的名誉权被告上法庭。

你是否支持《知音》上市?

《知音》杂志计划上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知音》通过大量复制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与精英文化形成对垒,占据广大农村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知音》长期传播欲望故事并侵犯名人隐私,缺乏媒体的社会担当,不应该被批准上市。

2012年05月03日 《知音》被指品味过低 上市计划遭质疑\" alt=\"精英说法 2012年05月03日 《知音》被指品味过低 上市计划遭质疑\" width=49 height=49>取消sammi1000说:支持《知音》上市

觉得知音不能上市的是不是觉得人民网很应该上啊,只要知音能够盈利达到上市条件就可以上,股票是个资本市场,凭什么用道德标准去衡量,而且还是你个人的道德标准"

2012年05月03日 《知音》被指品味过低 上市计划遭质疑\" alt=\"精英说法 2012年05月03日 《知音》被指品味过低 上市计划遭质疑\" width=49 height=49>取消闲云野鹤0说:不支持《知音》上市

这种杂志几年前随便翻了几页,全是低俗色情变态的文章,以后再也没有碰过。我就纳闷了,这种破东西,也好意思上市,真是侮辱证监会的智商!

n精英点评:

《知音》这本定价4.5元的杂志做主导的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因此,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探究这个奇异文化组合的意义,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人民网上市取得巨大成功,知音若能上市将会是文化建设的巨大"实绩",但遗憾的是就在《知音》等待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批的时候,红了27年的《知音》,却面临着和其身份不相称的的质疑。

质疑一,著名作家毕淑敏说起缺乏道德底线。毕淑敏依然认为,《知音》杂志缺乏道德底线,一而再、再而三地损害作家的尊严,缺乏对作家的起码尊重。《知音》就曾数次因侵害作家、明星的名誉权被告上法庭。比如,2009年,《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在《知音》面世,署名为毕淑敏。毕淑敏说"这完全是一篇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最终《知音》杂志赔偿原告10.1万元精神损失费,遗憾的是14个月之后,才见到一块口香糖那么大的道歉声明。知音一直把名人八卦演绎当作袭人眼球的重要"胸器",但是其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与其600余万份的发行量一样,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作家毕淑敏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

质疑二,内容游走在灰色低俗之间。尤其是"臭名昭著"的知音体影响广泛,北京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知音》不能仅靠虚假信息赢得眼球,不能只靠煽情内容吸引读者,"应该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档次,引领读者的文化消费品味,真正成为一本弘扬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杂志。"按一个读者的话:"《知音》看起来是一本无所不知的杂志,人家在家里说的悄悄话,和爱人做的私密事,凶杀案件的点点滴滴……它都可以描述得丝丝入扣,连当事人所说的话都知道。"如果还不解恨,看看这些标题吧,《"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深圳还你完整未来:父亲当街咬断儿子命根》,。《白雪公主》改名叫《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正是靠这些煽情、狗血、恶俗标题和内容的吸引了"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的消费者。

质疑三,让媒体公信力充满了危机。这一点毕淑敏的话一针见血,但是27年来《知音》的成功,依靠的是媒体不发达,游走在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读者群的路线。影视明星于和伟曾被一篇《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中伤,于和伟经纪人说,有一部分内容是从网上搜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杜撰的,并带有"诽谤"意味,可笑至极。某读者说,"十几年前,传媒还不发达,消息闭塞,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它的真假,尤其是明星的故事,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现在知道的多了,就觉得当年太傻了,什么都相信。"现在她说,网上明星的事儿多了,比《知音》好看多了!知音靠的就是千字千元的高稿酬和年终的巨额奖金,吸引、引诱一些写手加入去创作队伍,依靠"编编"的伎俩,迎合大众文化消费、猛追名人,引发媒体公信力的危机,针对《知音》,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认为,大众期刊如果不进行内容提升,品牌升级,也会越来越边缘化,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就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