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哪些

2020-07-28 17: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性质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行政监督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行政监督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了民主程度的差异。那么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哪些?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哪些

  1、执政党

  党对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的方式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党对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二是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具体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的过程实行监督;

  三是通过推荐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政府重要职务来实现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四是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实现党对政府公职人员的领导和监督;

  五是通过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和处理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实行监督。

  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哪些

  2、权力机关

  国权力机关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视察和检查;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受理申诉和检举;罢黜职务。

  3、司法监督

  司法监督包括: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审判机关的监督两类。检察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实行监督的范围是:法纪检查;经济检查;侦查监督。审判机关监督的方式和种类有:通过宪法诉讼进行的监督;通过行政诉讼进行的监督;通过国家赔偿诉讼进行的监督;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的监督。

  4、内部监督

  (1)行政监察

  (2)审计监督

  5、公民监督

  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批评和建议;控告;检举和举报;申诉;信访。

  6、社会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有:新闻舆论监督;公众舆论监督。

  法律规定:

  《宪法》第三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有哪些的内容,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是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管理主体是指哪些
行政处罚 9999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