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共同犯罪人怎么处罚

2021-03-02 11: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在犯罪活动中,有些人是个人犯罪,有些是多人一起犯罪,即共同犯罪,那共同犯罪中,不同人怎么处罚?主犯和从犯处罚的标准是什么呢?协从犯和教唆犯的怎么处罚呢?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共同犯罪人怎么处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共同犯罪人怎么处罚

   1、主犯的处罚

  刑法第二十六条第3款和第4款对主犯的刑事责任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两种情形:一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二是对其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的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3、胁从犯的处罚

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的,从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从客观上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的处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坏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坏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共同犯罪人怎么处罚

二、共同犯罪人有哪些种类

共同犯罪人分为的情况有:

1、按照分工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和组织犯;

2、按照作用不同,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

三、什么是共同犯罪的中止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是相对于单独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共同犯罪人怎么处罚的法律知识。主犯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处罚要根据具体情节确定,胁从犯按照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是怎么分类的
共同犯罪人 9999人浏览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是怎么分类的
“陪同”作案也视作共同故意犯罪
刑事动态 9999人浏览
“陪同”作案也视作共同故意犯罪
什么是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主犯 9999人浏览
什么是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加载中